“西周·折觥”数字藏品是什么,发行情况如何?

 2023-08-25 10:38:49发布 2023-08-28 12:45:37更新

“西周·折觥”是“Hi元宇宙”联合宝鸡周原博物院共同推出的数字文创产品,于2022年7月22日发售,藏品总计2999份,首期发售500份。

西周折觥

国宝档案丨西周·折觥

【名称】:折觥

【年代】:西周

【类别】:青铜器

【出土年份】:1976年12月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

【尺寸】通高28.7厘米,腹深12.5厘米,口宽11.8厘米,口横7厘米,重9.1千克

【文物等级】:国家一级文物

【收藏单位】:宝鸡周原博物院

在《诗经》等先秦文献中,觥是饮酒器无疑,但是考古发现却不支持这种纪录。从目前已出土的不多的实物来看,觥一般有庞大的重量与容量,用来“盛酒”比较合适,用来饮酒,一般人怕是拿不动。

1976年,著名的“庄白一号窖藏”出土了一件名为“折觥”的青铜大觥,以其异常精美的纹饰而闻名天下,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是西周青铜铸造的代表之作,我国的国宝重器之一。

西周折觥

 

作册折觥

觥,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,一直延续的西周中期,西周后期逐渐消失。觥出土的实物较少,在陕西目前仅三件,其中折觥不论从造型、纹饰和铭文看,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。

折觥就是一个叫“折”的人制作的觥,他的官职是“作册”,所以也被称为“作册折觥”。

作册是商周时代的史官名,主要负责掌管著作简册,奉行天子告命,王在册命臣下时,作册就在旁边宣读并授给臣下。

折觥是目前出土的铭文最多的觥,铭文铸在盖内,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。器、盖同铭,共计六行四十字。这些铭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,折觥也成为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。

铭文原文: 隹(唯)五月,王才(在),戊(子),令乍(命作)册折兄(贶望)土于相(侯),易(锡)金易(锡)臣,(扬)王休,隹(唯)王十又(有)九祀,用乍(作)父乙(尊),(其)永寳。木羊册。

铭文大意: 昭王十九年(公元前977年)五月戊子这天,周昭王命令折,代替他将土地赐于相侯,为此昭王赏赐给折很多青铜和奴隶,折就用这些青铜器制作了这件觥,来祭祀纪念他的父亲乙。

西周折觥内部图

折觥通高28.7厘米,重达9.1千克,容积大概为1升,也就是能装2斤酒,也侧面证明了觥不太可能是饮酒器。

 

青铜巅峰

青铜器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铭文,铭文的史料价值往往会大于器身的艺术价值;而作册折觥则不同,它不仅有铭文,而且造型也实在是太漂亮了!

折觥造型稳重,铸造精美,纹样繁复,装饰富丽,为西周昭王时代所铸,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、也是西周纹饰最华丽的青铜器(没有之一),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
从正面看过去,折觥的整体造型是一只羊,鼻子鼓起,眼睛突出,两只大大的羊角弯曲向下。羊在古代就是“祥”,寓意吉祥,以羊作为主体,祈望吉祥。

西周折觥头部

觥体呈长方形,前有流,后有鋬,羊头、龙背、饕餮尾。

整体可分为器盖与器身两部分,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,高鼻鼓目,两齿外露,长有两只巨大曲角;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,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;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,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。

盖的颈部以下,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,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。

器身曲口、宽流、鼓腹,每边的中线和边角都饰有透雕的扉棱式脊,组成几组饕餮纹面;纹饰通体分为三层,以兽面纹、夔纹为主纹,云雷纹为地纹,其间配以象、蛇、鸮等动物,形态生动逼真。

觥体后部有一鋬,上部做成龙角兽首,中部为鸷鸟,下为垂卷的象鼻,两侧还有突出的象牙;圈足扉棱间饰回顾式龙纹。器底可见明显的对角线交叉的范痕。

西周折觥底座

远观是一只简单的绵羊,尽看却铸有龙、鸟、象、蝉等多达数十种动物,以及饕餮纹、夔龙纹、云雷纹等多种精美繁复的纹饰,精美程度简直无以复加。很显然,这件折觥是使用数个模具拼接铸造而成的,是一项非常精细繁杂的大工程。

折觥如此精美,除了技术上的成熟,还有政治上的因素。

周公时期,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令“酒诰”,考古证实,西周中期以后出土酒器的数量确实骤减。正是因为对酒器数量需求的下降,使酒器的质量和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如此精美的青铜艺术品。

推荐阅读